氫對大氣的污染? 農藥對大氣的污染?
一、氫對大氣的污染?
氫氣無毒,但是遇火源會劇烈爆炸。如果氫氣在空氣中的體積濃度在4.1%~74.2%之間時,遇火源就會爆炸,而當氫氣濃度小于4.1%或大于74.2%時,會安靜燃燒。氫氣在空氣中燃燒與氧結合生成水H2O,不會污染大氣。但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還會使大氣溫度上升,加速地球變暖
二、農藥對大氣的污染?
農藥對大氣有污染。
農藥對大氣污染的途徑主要來源于農藥生產企業排出的廢氣、農藥噴灑時的擴散、殘留農藥的揮發等,而以農藥廠排出的廢氣為最嚴重。大氣中的殘留農藥漂浮物或被大氣中的飄塵所吸附,或以氣體與氣溶膠的狀態懸浮于空氣中。空氣中殘留的農藥,隨著大氣的運動而擴散,使污染范圍不斷擴大,一些高穩定性的農藥進入到大氣層后傳播到很遠的地方,污染區域更大,并對其他地區的農作物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三、HE對大氣有污染嗎?
HE對大氣沒有污染。
氦氣之所以稀缺,一方面是由于其用途非常廣泛,另一方面是因為氦氣無法通過人工制備獲得,氦氣在空氣中的含量非常低,只有約0.000524%,從空氣中提取氦氣,成本可能比等體積的黃金還要貴,不具備工業提取價值。
據新華社報道,受到全球氦氣供應不足、氣體提價等因素影響,日本東京迪士尼最近數周,已停止出售氦氣球。迪士尼氣球限售,掀開了氦氣供應不足的冰山一角。盡管氦是宇宙中儲量第二豐富的元素,但是氦氣在地球的含量極少。有專家分析,氦氣資源可能只夠持續使用200年。
四、工廠對環境有什么污染?
排出的污水污染水源,廢氣污染大氣,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占用空間,污染土壤,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以及生物空間格局
五、大氣污染對人類的影響有哪些?
大氣污染對人類有三個影響。
(一)急性中毒。
大氣中的污染物濃度較低時,通常不會造成人體急性中毒,但在某些特殊條件下,如工廠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特殊事故,大量有害氣體泄露外排,外界氣象條件突變等,便會引起人群的急性中毒。
(二)慢性中毒。
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慢性毒害作用,主要表現為污染物質在低濃度、長時間連續作用于人體后,出現的患病率升高等現象。
(三)致癌作用。
這是長期影響的結果,是由于污染物長時間作用形成的。
六、冬天開空調對大氣有污染嗎?
1:所有空調都會對空氣造成或多或少的污染。
2:如果空調采用R410A環保冷媒,對大氣造成污染極小。
3:如果空調采用R21氟利昂,對大氣造成污染較大。
七、環境污染對大氣的影響?
第一,臭氧層破壞導致南極上空出現臭氧洞。
在離地面10—55千米的平流層里,大氣中的臭氧相對集中,形成了臭氧層。大氣中有了臭氧層,起著凈化大氣和殺菌作用,可以把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線都過濾掉,減少了對人體的傷害,而且使許多農作物增產。臭氧過濃會使人體中毒,而臭氧含量減少,紫外線就長驅直入,使人體皮膚癌發病率增加,農作物減產。
第二,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
酸雨的危害遍及歐洲和北美,我國主要分布貴陽、重慶和柳州等地。酸雨降到地面后,導致水質惡化,對各種水生動物和植物都會受到死亡的威脅。植物葉片和根部吸收了大量酸性物質后,引起枯萎死亡。酸雨進入土壤后,使土壤肥力減弱。人類長期生活在酸雨中,飲用酸性的水質,都會造成呼吸器官、腎病和癌癥等一系列的疾病。據估計,酸雨每年要奪走7500-12000人的生命。
第三,“溫室效應”的嚴重惡果。
我們居住的地球周圍,包裹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形成了一座無形的“玻璃房”,在地球上產生了類似玻璃暖房的效應。本來,這種“溫室效應”是正常的。但是,進入工業革命以來,由于人類大量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驟增,“玻璃房”的吸收太陽能量也隨之增加。于是,在地球上產生了干旱、熱浪、熱帶風暴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嚴重的自然災害,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八、造紙廠對大氣的污染?
造紙工業是一個產量大、用水多、污染嚴重的輕工業。造紙行業是我國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
其中,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就是漂白過程中含氯廢水。例如,次氯酸鹽漂白廢水、氯化漂白廢水。次氯酸鹽漂白廢水主要含量是三氯甲烷。還含有40多種有機氯化物。其中以各種氯代酚多。若進入人體內的量超過正常人體解毒功能時,超出部分會存儲在體內器官組織內,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
造紙廠大的污染是廢氣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廢水污染物有有COD、SS、總磷、氨氮、總氮等等。
這些有毒氣體對作業人員以及周圍的居民環境都產生了極大影響。天津亞麗安報警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可燃氣體報警器、氣體檢測儀等檢測設備。針對不同氣體泄漏,我們建議在泄漏源、廠區、廠房內安裝氣體報警器。以此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九、垃圾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1、大氣污染:垃圾堆放過程中會有惡臭產生,對大氣環境產生污染
2、水污染:生活垃圾堆放時腐爛的廢水及滲濾液之類流入附近地表,產生水污染
3、固體廢物:垃圾本身屬于固體廢物,
4、土壤污染:滲濾液滲透進入土壤,會影響土壤土質,同時對地下水也產生一定的污染
5、景觀污染:垃圾破壞了原有景觀,產生污染
十、煙花爆竹對大氣的污染?
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氣體,這些有毒有害氣體是無形的“殺手”。當硝煙彌漫時,這些氣體對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有一定的損害作用,對眼睛也有刺激作用,有的則會對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或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當空氣中二氧化硫等有害物的濃度超過允許值時,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傷害肺組織,引起或誘發支氣管炎、氣管炎、肺炎、肺氣腫等疾病。另外,有毒物與人體內血紅蛋白結合,易造成人體缺氧,發生中毒癥狀。
煙花爆竹燃燒生成的氮氧化合物,經陽光紫外線照射,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它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會刺激人的眼、鼻黏膜,從而引起病變,還會引起頭痛。
一、懸浮顆粒物污染 空氣中可自然沉降的顆粒物稱降塵,而懸浮在空氣中的粒徑小于100微米的顆粒物通稱總懸浮顆粒物(TSP),其中粒徑小于10微米的稱可吸入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因粒小體輕,能在大氣中長期飄浮,飄浮范圍從幾公里到幾十公里,可在大氣中造成不斷蓄積,使污染程度逐漸加重。可吸入顆粒物成份很復雜,并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例如可吸附各種金屬粉塵和強致癌物苯并(a)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 可吸入顆粒物隨人們呼吸空氣而進入肺部,以碰撞、擴散、沉積等方式滯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徑小于5微米的多滯留在上呼吸道。滯留在鼻咽部和氣管的顆粒物,與進入人體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氣體產生刺激和腐蝕粘膜的聯合作用,損傷粘膜、纖毛,引起炎癥和增加氣道阻力。持續不斷的作用會導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氣管炎。滯留在細支氣管與肺泡的顆粒物也會與二氧化氮等產生聯合作用,損傷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氣管和肺部產生炎癥。長期持續作用,還會誘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現繼發感染,最終導致肺心病死亡率增高。
二、二氧化硫污染與人體健康 二氧化硫是一種常見的和重要的大氣污染物,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氣體。二氧化硫主要來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燒;含硫礦石(特別是含硫較多的有色金屬礦石)的冶煉;化工、煉油和硫酸廠等的生產過程。 二氧化硫對人體的危害是: 1、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當其通過鼻腔、氣管、支氣管時,多被管腔內膜水分吸收阻留,變成亞硫酸、硫酸和硫酸鹽,使刺激作用增強。 2、二氧化硫和懸浮顆粒物的聯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懸浮顆粒物一起進入人體,氣溶膠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帶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3-4倍。此外,當懸浮顆粒物中含有三氧化二鐵等金屬成分時,可以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霧,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被代入呼吸道深部。硫酸霧的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約強10倍。 3、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動物實驗證明10毫克/米3的二氧化硫可加強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聯合作用下,動物肺癌的發病率高于單個致癌因子的發病率。 此外,二氧化硫進入人體時,血中的維生素便會與之結合,使體內維生素C的平衡失調,從而影響新陳代謝。二氧化硫還能抑制和破壞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質的代謝發生紊亂,從而影響機體生長發育。
三、氮氧化物污染與人體健康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質,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響和危害人體健康。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大氣中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汽車廢氣以及煤和石油燃燒的廢氣。 氮氧化物主要是對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由于氮氧化物較難溶于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及肺泡,并緩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亞硝酸、硝酸,對肺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及腐蝕作用,引起肺水腫。亞硝酸鹽進入血液后,與血紅蛋白結合生成高鐵血紅蛋白,引起組織缺氧。在一般情況,當污染物以二氧化氮為主時,對肺的損害比較明顯,二氧化氮與支氣管哮喘的發病也有一定的關系;當污染物以一氧化氮為主時,高鐵血紅蛋白癥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比較明顯。 汽車排出的氮氧化物(NOX)有95%以上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進入大氣后逐漸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棕色氣體,有刺激性。當二氧化氮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在遇上靜風、逆溫和強烈陽光等條件,便參與光化學煙霧的形成。 空氣中二氧化氮濃度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曾發生過因短時期暴露在高濃度二氧化氮中引起疾病和死亡的情況。如1929年5月15日,在克里夫蘭的克里爾醫院發生的一次火災中,有124人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含有硝化纖維的感光膠片著火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所致。
四、光化學煙霧污染 光化學煙霧是排入大氣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受太陽紫外線作用產生的一種具有刺激性的淺藍色的煙霧。它包含有臭氧(O3)、醛類、硝酸酯類(PAN)等多種復雜化合物。這些化合物都是光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學氧化劑。當遇逆溫或不利于擴散的氣象條件時,煙霧會積聚不散,造成大氣污染事件,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刺激或誘發各種呼吸道炎癥,危機人體健康。這種污染事件最早出現在美國洛杉磯,所以又稱洛杉磯光化學煙霧。近年來,光化學煙霧不僅在美國出現,而且在日本的東京、大板、川崎市,澳大利亞的悉尼、意大利的熱那亞和印度的孟買等許多汽車眾多的城市都先后出現過。 煙花爆竹燃燒生成的氮氧化合物,經陽光紫外線照射,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學煙霧對人體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睛紅腫和喉炎,這可能與產生的醛類等二次污染物的刺激有關。光化學煙霧對人體的另一些危害則與臭氧濃度有關。當大氣中臭氧的濃度達到200-1000微克/米3時,會引起哮喘發作,導致上呼吸道疾患惡化,同時也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濃度在400--1600微克/米3時,只要接觸兩小時就會出現氣管刺激癥狀,引起胸骨下疼 痛和肺通透性降低,使機體缺氧;濃度再高,就會出現頭痛,并使肺部氣道變窄,出現肺氣腫。接觸時間過長,還會損害中樞神經,導致思維紊亂或引起肺水腫等。臭氧還可引起潛在性的全身影響,如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損害酶的活性和溶血反應,影響甲狀腺功能、使骨骼早期鈣化等。長期吸入氧化劑會影響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加速衰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