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層在多少米? 大氣污染標準?
一、大氣污染層在多少米?
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樓之間。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
一般條件下,氣溫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約降低0.6度,這樣,大氣低層溫度高,空氣密度小;高層溫度低,空氣密度相對較大,造成了“頭重腳輕”的現象,大氣層結就不穩定容易上下翻滾而形成對流.
這樣就會使低層特別是近地面層空氣中的污染物和粉塵向高空移散,從而減輕在大氣低層污染程度。而這個移散高度就是環境學上的揚灰層,揚灰層的存在是指:“由于氣流和建筑微環境的影響,建筑物在一定高度范圍內的部分灰塵密度較大。”
也就是說,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其實,由于“峽谷效應”的影響(“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公交干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灰塵在空氣中的5米到33米這個位置形成了一個大氣污染層飄浮帶,從建筑的角度上看,就是8至12層之間,而9至11層就是受最嚴重的樓層;灰塵的漂浮帶與地形是有關的,一般來而言地勢高的地方灰塵漂浮帶相對要降低一些,而洼地的灰塵漂浮帶相對要高一些。
二、大氣污染標準?
空氣污染的六項指標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8小時濃度、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空氣污染指標是國家為保護人群健康和生存環境,并考慮了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經過綜合分析后,對空氣中污染物的最大允許濃度所作的規定。它是衡量空氣受污染程度的法定尺度。
三、衛星遙感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氣環境的污染程度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嚴重。大氣污染不僅影響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環境,還在極大程度上危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遙感技術因監測范圍廣、速度快、成本低的特點,被環境監測部門廣泛應用到大氣環境監測中去。
四、植物在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的作用?
在污染環境條件下生長的植物,、都能不同程度地攔截、吸收和富集污染物質。有的污染物質被吸收后,經過植物代謝作用還能逐步解毒。因此,植物對大氣污染環境具有一定的凈化作用。 1、水生植物對氮磷的清除.水生植物可調節溫度適中的淺水湖中水體的營養濃度,而大型沉水植物則通過根部吸收底質中的氮磷,從而具有比浮水植物更強的富集氮磷的能力.
2、水生植物對重金屬Zn、Cr、Pb、Cd、Co、Ni、Cu等有很強的吸收積累能力.
3、水生植物對有毒有機污染物的清除
植物的存在有利于有機污染物質的降解.水生植物可能吸收和富集某些小分子有機污染物,更多的是通過促進物質的沉淀和促進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來凈化水體.
五、大氣污染專業詞語?
有:能見度
解釋:
能見度:反映大氣透明度的一個指標,航空界定義為具有正常視力的人在當時的天氣條件下還能夠看清楚目標輪廓的最大距離。
六、大氣污染的原因?
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工業是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工業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種類繁多,性質復雜,有煙塵、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機化合物、鹵化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煙塵,有的是氣體。
大氣污染物由人為源或者天然源進入大氣,參與大氣的循環過程,經過一定的滯留時間之后,又通過大氣中的化學反應、生物活動和物理沉降從大氣中去除。如果輸出的速率小于輸入的速率,就會在大氣中相對集聚,造成大氣中某種物質的濃度升高。當濃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氣就被污染了。
七、大氣污染排放標準?
1、國家排放標準包括近期發布的《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國六”排放標準及其他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其中“國六”標準排放限值為國六A:一氧化碳700mg/km;非甲烷經68mg/km;氮氧化物60mg/km;PM細顆粒物4.5mg/km等。
2、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空氣質量達到環境質量標準,對排入大氣中的污染物數量或濃度所規定的限制標準。
八、大氣污染標準值?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不同的顆粒物,其限值也是不一樣的,具體如下:
1、顆粒物PM10的限值是50/150 μg/m3(日均,一級/二級)。
2、顆粒物PM2.5的限值是35/75 μg/m3(日均,一級/二級)。
3、顆粒物HCL的限值是50 μg/m3(日均),60 μg/m3(時均)。
九、大氣污染常見源?
造成大氣污染的污染物發生源。可分為天然大氣污染源和人為大氣污染源。
天然大氣污染源 大氣污染物的天然發生源,如排出火山灰、二氧化硫、硫化氫等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煤氣和天然氣的煤田和油田,放出有害氣體的腐爛的動植物。天然污染源造成的大氣污染,目前還不能控制。
人為大氣污染源 大氣污染物的人為發生源,如資源和能源的開發(包括核工業)、燃料的燃燒以及向大氣釋放出污染物的各種生產場所、設施和裝置等。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分類:
按污染源的運動狀態分為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固定污染源是排放污染物的固定設施,如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煤塵、粉塵及其他有害物的鍋爐、加熱爐、工業窯爐、民用爐灶等。移動污染源主要是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交通工具,如排放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氫化合物、鉛化物、黑煙等的汽車、飛機、船舶、機車等。
按人們的社會活動功能分為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運輸污染源(見污染源)。
按污染物的影響范圍分為局部大氣污染源和區域性大氣污染源。前者污染源是造成小范圍局部地區的大氣污染,后者造成大范圍(有時超出行政區劃或國界)的區域性的大氣污染。
十、大氣污染指數?
空氣污染指數,是將常規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濃度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指數值形式,并分級表征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適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氣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空氣污染的污染物有:煙塵、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懸浮顆粒物(浮塵)、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