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保護法? ppt如何只讀保護?
一、空氣污染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1987年9月5日通過,自1988年6月1日起施行。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第二次修訂,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修正是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文書字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一號
實施時間
1988年6月1日
公布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五十七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1987年9月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8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李先念
1987年9月5日
修訂信息
2018年10月26日修正版
發布日期:2018年10月26日
生效日期:2018年10月26日
2015年8月29日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三十一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于2015年8月29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2015年08月29日
2000年4月29日修訂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修訂)
發布日期:2000年04月29日
生效日期:2000年09月01日
文書字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二號
效力級別:法律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文件
效力狀態:已被修訂 2015-08-29[1]
1995年8月29日修正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995年8月29日修正版)
發布日期:1987年09月05日
生效日期:1988年06月01日
效力級別:法律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文件
效力狀態:已被修訂 2000-04-29
通過會議: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九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2]
1988年6月1日生效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于1988年6月1日生效)
發布日期:1987年09月05日
生效日期:1988年06月01日
文書字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七號
效力級別:法律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文件
效力狀態:已被修訂 1995-08-29[3]
法律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5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2次會議于1987年9月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8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李先念1987年9月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987年9月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2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大氣污染防治標準和限期達標規劃
第三章 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四章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節 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
第二節 工業污染防治
第三節 機動車船等污染防治
第四節 揚塵污染防治
第五節 農業和其他污染防治
第五章 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
第六章 重污染天氣應對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二、ppt如何只讀保護?
打開PPT后,點擊菜單中的【文件】選項,然后再依次點擊【信息】-【保護演示文稿】-【始終以只讀方式打開】。
選擇后,關閉PPT文件并保存,PPT的“只讀模式”就設置好了。再打開PPT文件時,修改或輸入內容等都無法操作,菜單欄的選項也都是灰色狀態,無法點擊。
三、PPT怎么申請保護?
1、如果不想PPT被隨意打開,我們可以設置打開密碼。
首先,打開PPT點擊【文件】選項,然后再點擊【信息】右側的【保護演示文稿】-【用密碼進行加密】。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想要設置的密碼,點擊【確定】,再確認一次密碼,PPT的打開密碼就設置好了。
2、如果PPT可以隨意打開,但不想被更改,我們可以設置PPT的限制編輯。這樣一來,對方就不能編輯PPT,也不能進行復制、打印等操作了。
首先,打開PPT點擊【文件】選項,然后點擊【另存為】,在右側選項另存后的保存路徑。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點擊下方【工具】列表下的【常規選項】。
彈出新的對話框后,在【修改權限密碼】一欄輸入想要設置的密碼,再點擊【確定】。
設置好后,重新打開PPT,就會提示需要輸密碼,沒有密碼只能以“只讀模式”打開,“只讀模式”下的PPT是無法編輯的。
3、除了以上兩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給PPT設置水印,進一步保護PPT所有權。
首先,打開PPT,點擊上面工具欄的【視圖】-【幻燈片母版】。
然后選擇左側母版幻燈片的第一張幻燈片。
選擇好后,
回到上方工具欄,選擇【插入】-【文本框】。
這時候就可以在文本框輸入文字,編輯自己想要的水印內容,可以把大小、字體、顏色、位置都調整好。也可以插入圖標。
編輯好水印的內容后,點擊上面工具欄的【幻燈片母版】-【關閉母版視圖】。
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原來的PPT都添加了水印內容。后續新建的頁面,也都會自動添加該水印。
最后,提醒一下小伙伴們,前面兩種添加密碼的方式,一定要把密碼記好,或者保存好。
如果不小心忘記密碼,是無法通過PPT找回密碼的,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借助其他工具來解決問題。
類似的工具比如百事牛PPT密碼恢復工具,如果是忘記打開密碼,可以在工具里選擇【找回密碼】模塊,如果是忘記權限密碼,就選擇【解除限制】模塊。
四、保護空氣污染用4個字形容?
保護空氣污染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碧水藍天,四個字,隨著社會的發展,發展經濟,大氣污染隨著工業的發展而變得嚴重,為了減少污染,重工業發展要限制,全面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環境,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就是相互制約相互矛盾,所以我們要保護生態平衡!
五、ppt權限保護怎么解決?
PPT權限保護的解決方法:
1.打開我們需要保護的PPT。然后在左上角點擊“文件”。
2.在文件的下拉列表中找到“文檔加密"選項。
3.在文檔加密的右側點擊第一個選項“文檔權限“。
4.在跳出的彈窗中,我們勾選“私密穩定保護”。此時文檔已經受到了私密保護。
5.在彈窗頁面,我們還可以通過設置指定人使部分人可以查看和編輯文檔,點擊“添加指定人”在跳出的彈窗中有三種方式可以添加,按照自己的需求添加。
六、ppt怎么保護不被修改?
一、PPT添加只讀權限
給PPT文件添加“只讀權限”,是PPT最常用的保護方法,在保存文件時可以根據需要需要添加打開文件或修改文件密碼,從而保護好文件。
打開文件后,單擊“文件”菜單,選擇“保存”后彈出對話,單擊“工具”按鈕選擇“常規選項”,然后在“修改權限密碼”中輸入密碼,輸入后再確認一次即可,這樣下次打開文件時,如果會提示輸入修改文件密碼 ,或者選擇“只讀”打開文件。以只讀方式打開文件后,可以看到演示文稿播放是正常的,但是想復制或修改里面的素材,是無法進行的。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文稿是交給對方后,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必須讓對方知道,這是我們提供的最終版本,修改以后將不負任何文責,這里就可以將文稿標記為最終版本。單擊“文件”菜單,在“信息”選項中,單擊“保護演示文稿”選擇“標記為最終狀態”,這樣如果對方打開文件后修改過,那么標記的最終狀態圖標會消失,也就間接表示這是非原創的。
二、PPT禁止部分修改
相對于設置密碼這種比較明顯的禁止修改方法,PPT插件“美化大師”( http://meihua.docer.com)的做法就相對柔和一些,它能鎖定頁面中的對象,讓其無法移動或刪除。
安裝PPT美化大師后,PPT中會增加一個“美化大師”選項卡。打開某個演示文稿,切換到“美化大師”選項卡,單擊“只讀”按鈕選擇“鎖定”,然后輸入密碼(圖3),這樣當前的演示文稿中圖片、文字、圖形(線條除外)都無法選中,而在加鎖以后添加的內容,則又沒有任何影響,照樣可以編輯修改。通過美化大師將重要內容鎖定,次要內容后期添加,從而就能滿足部分禁止修改的需要。
七、ppt文檔保護方法包括?
1、用密碼進行加密:通過對文檔進行設置“權限密碼”來保護文檔,為該文檔加密。
PowerPoint從XP版本開始提供密碼保護功能,PowerPoint2000不具有該功能。加密后的文檔,不能用PowerPoint2000打開,當別人計算機中裝的是Office2000時,該文檔將不能被使用。
2、轉換文件類型:針對文檔加密保護方式的缺點,可采用將PPT文檔轉換為其它格式文件的方法加以克服。包括有PPT轉PDF、PPT轉EXE,轉換后的文檔無法編輯。
3、IRM權限設置:即信息權限管理,對元數據建立分類、訪問控制以及有關個人用戶允許訪問數據的權限信息。有助于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打印、轉發或復制敏感信息。
八、ppt怎么關閉保護母版?
點擊視圖—幻燈片母板—單擊右擊—刪除版式 注意正在使用的母版是刪除不了的 。
九、ppt如何關閉母版保護?
ppt如何關閉母版的保護,取消母版保護方法如下:
1.
點擊視圖-幻燈片母版進入這個設置。
2.
然后就會顯示出所有的母版和模板。
3.
然后我們選擇一個模板鼠標右鍵,然后點擊刪除版式就可以刪除掉。
4.
然后可以選擇這個大的母版,然后鼠標右鍵點擊刪除母版就可以全部刪除掉就可以了。
十、101教育ppt與ppt區別?
從字面上來講,前者是有具體領域內容的,前者的PPT主要是圍繞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的制作的,它更好的服務于教育行業。
而PPT它的領域就可以是各方面的,而不是僅限于教育領域。它也有可能是教育領域也有可能是時政領域等,內容的涵蓋更廣。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