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如何攻堅?生態環境部對此有何回應?
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2021-2022年秋冬空氣污染綜合治理規劃》將于近期發布實施。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周邊地區的“226”個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的基礎上,將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部和南部以及河南南部的一些城市。今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為28μg/m3。據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的介紹,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在治理大氣污染、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
今年1-9月,全國PM2.5平均濃度為28μg/m3,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降6.7%和17.6%;平均臭氧濃度為142μg/m3,與去年同期相同,較2019年同期下降6.6%;1-9月,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3μg/m3,較2019年同期下降5.7%,下降21.4%。北京、天津和河北的秋冬重污染天數占全年的95%以上。近些年來,針對重點地區秋冬重污染天氣頻繁發生,我國連續四年開展秋冬空氣污染綜合治理行動,成效顯著。去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細顆粒物(PM2.5)濃度較之前年同期分別下降37.5%和35.1%,重污染天數分別下降70%和65%。長三角已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雖然秋冬攻堅取得了積極成果,但空氣質量改善的效果并不穩定。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仍然是中國PM2.5濃度最高的地區。
?
秋冬兩季PM2.5平均濃度約為其他季節的兩倍,重污染天數占全年的95%以上。為繼續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生態環境部研究起草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規劃》,即將印發實施。每個城市的重污染天數平均減少2天。在實施范圍上,考慮了秋冬季節大氣環境和區域傳播影響。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周邊地區的“226”個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的基礎上,增加了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部和南部以及河南南部的一些城市。主要目標都是在秋冬季。
?
在供暖季節之前,各地已完成了348萬塊散煤的置換工作。在具體任務上,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落實鋼鐵行業脫產的有關要求,穩步推進散煤治理。在取暖季節之前,共有348萬戶家庭被散裝煤取代。在被納入中央政府在中國北方進行清潔供熱試點三年多的城市,平原地區的大宗煤炭已基本清除。加強氣源、供電等能源供應保障,確保人民過冬溫暖。同時,深入開展鍋爐、窯爐綜合改造,扎實推進治理突出問題排查整改,加快柴油車污染治理,加強秸稈禁燒治理,加強粉塵綜合治理。
可以多種植樹,保護自己的環境,讓大家減少使用煤,這樣就可以治理好大氣污染。他們說今年的措施更加精準,會讓很多地方停止運行,保護環境做貢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